2018年8月8日 星期三

簡化教學流程

透過好奇心、引導思考


昨天文章中的「好奇心就是問為什麼」,好奇心能夠促發的就是「思考」,而思考就能讓我們自己「反覆的思慮」。透過思慮,我們可以更寬廣的綜合線索、更深入的聚焦探索。
孔子說:「學而不思則罔、思而不學則殆。」學習而不思考,則容易迷惘和無知;思考而不學習,則無法讓自己往前更進一步。可見思考和學習是同樣重要,且並行不悖。
教學引導者的責任,就是引導學習者有思考的習慣,如此遇到問題就能自然反應,依照線索條件去挑選、擷取,反覆思慮。透過讓教學流程精簡,可以使學生容易學習、教師容易備課
(一)為什麼學生容易學習呢?
透過教師的提問,學生經過思考能讓印象深刻,並讓知識互相連結。透過思考,學生獲得的不再是二手資訊,而是直接思索、觀察、驗證而來。學習不再是被動填鴨。
(二)為什麼教師容易備課呢?
既然要讓教學流程精簡,教師的教學內容將著重在:提問、協助歸納、協助總結。換句話說,是透過提問讓學生思考,再將思考內容整理,並透過類似經驗,讓學生類推以至於有所收穫。教師的準備工作簡而言之就是「準備問題」。
我們透過提問讓學生不放棄好奇心、能夠不斷思慮,這就是自然課程的簡易教學流程。容易學習、容易備課,教學簡易而蘊含變化在其中【例如:透過遊戲提問、透過觀察提問、依結果再回朔思考方法、總結出方法後再預測結果、事物彼此關聯性分類……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